close

 

IMG_9607.JPG

 

資料來源:網路

不可不謹「腎」的嬰兒期泌尿道感染 

林小弟剛滿3個月,最近5天突然高燒不退,他既沒有咳嗽、流鼻水的情形,也沒有腹瀉、嘔吐的症狀,但是起起伏伏的高燒一直不退。近2天來,他的精神活動力越來越不好,食欲也變差,而且變得比較容易哭鬧。開業醫師懷疑可能有泌尿道感染而轉介到醫院。
入院後,尿液的常規檢查顯示尿中的白血球過高,血液的白血球數目也有上升的情形。腎臟超音波顯示左側腎臟極度腫大,有發炎的現象,核子醫學檢查也顯示左腎有嚴重的急性腎盂腎炎。此外,超音波也看出左腎盂處有水腎的情形,懷疑林小弟有左側膀胱輸尿管迴流症的可能,所以安排解尿期膀胱尿道攝影檢查,其結果顯示左側有第3度膀胱輸尿管迴流症。
治療方面,一開始使用靜脈點滴給予抗生素治療急性腎盂腎炎,尿液培養的結果顯示為大腸桿菌感染。因使用的藥物對大腸桿菌有良好的反應,發燒的現象在住院後第3天就恢復正常,但是仍持續使用點滴型抗生素10天,並加上口服藥物使用4天。由於患童有第3度迴流症,容易反覆造成泌尿道感染,所以每天給予少量的口服抗生素於睡前服用,以預防感染再發生。
半年以後再安排1次核子醫學的檢查,左側的腎盂腎炎大多都已恢復,但是有些許的腎皮質結痂的情形。至於迴流的問題,將於1年之後再作1次解尿期膀胱尿道攝影來追蹤。

泌尿道感染是小兒科相當常見的疾病,它的發生率僅次於上呼吸道感染與胃腸炎。如果在較大的孩子身上發生,因為大孩子會表達小便疼痛、頻尿、下腹痛、腰痛的症狀,較容易讓人聯想到泌尿道感染的可能性而做進一步檢查。但是在嬰兒期的泌尿道感染,它所呈現的症狀與大孩子不同,而且往往表現出一些與泌尿道系統無關的症狀,容易為人所忽略,得讓醫師捉摸一陣子,才能得到正確的診斷。偏偏嬰兒期的泌尿道感染較大孩子的感染更容易造成嚴重的腎臟發炎,甚至造成腎臟結疤、萎縮。而且,嬰兒期的泌尿道感染常合併一些先天泌尿道畸形的問題,如果沒有進一步詳細地檢查出這些異常並予適當的處理,就容易因反覆感染而造成腎臟傷害。
泌尿道感染的部位可分為上泌尿道和下泌尿道感染:上泌尿道感染指感染的部位在腎實質或腎盂,比較容易造成高燒不退的現象;下泌尿道感染則是感染於膀胱或尿道的部位,較不會引起發燒,但易造成解尿疼痛、血尿、頻尿等現象。

為什麼會發生泌尿道感染呢?
Ⅰ、細菌的因素
從很久以前就知道,某些細菌特別容易造成泌尿道感染,其中,最常見的菌種是大腸桿菌,約80%的泌尿道感染都是這種細菌造成的。為什麼這些細菌特別容易造成感染呢?首先,這些細菌的表面可能含有一些特殊的纖毛或鞭毛,不但能夠附著於泌尿道上皮細胞,而且可以「爬」到腎盂甚至腎實質造成感染。其次,有些細菌的包膜含特殊的抗原,可閃避人類白血球的吞噬。某些細菌甚至能釋放一些特殊的物質來加強其感染的能力。
Ⅱ、會陰或尿道的因素
有2種途徑可造成泌尿道感染,第一種是血行性感染,細菌由血液感染後帶到腎臟引起發炎,這種途徑較容易發生於新生兒;第二種途徑是上行性或逆行性感染,腸道的細菌先附著於會陰部附近,然後經尿道口往上感染尿道、膀胱、輸尿管、腎盂與腎臟。男嬰因包皮容易附著細菌,所以發生泌尿道感染的機會較女嬰高。大孩子的情形卻正好相反,隨著年紀漸長,包皮漸漸鬆開而減少感染機會,大女孩卻因尿道比男生短而容易發生泌尿道感染。
Ⅲ、膀胱的因素
醫生常建議大眾多喝水、常排尿,可減少泌尿道感染的機會,所謂「流水不腐」,就是這個道理。相反地,有一些膀胱的排尿機能障礙,就容易造成泌尿道感染,如:逼尿肌過度收縮的不穩定膀胱、習慣性憋尿並造成膀胱的過度擴張而解尿不乾淨,甚至控制排尿的神經出了問題造成的神經性膀胱等,都易增加泌尿道感染的機會。另外,便祕本身也很容易造成泌尿道感染,有便祕習慣的小朋友一定要改善便祕的問題,才能減少泌尿道感染的機會。
Ⅳ、泌尿道畸形的因素
在泌尿道感染的小朋友中,40~60%的比例有泌尿道的畸形,其中80%是膀胱輸尿管迴流症。根據馬偕醫院的統計,高達37%的泌尿道感染是由膀胱輸尿管迴流症引起的。另外,例如泌尿道系統的阻塞性病變、異位性輸尿管、雙套集尿系統等病變,都會增加感染的可能性。(關於膀胱輸尿管迴流症的介紹,請參考第21章。)

泌尿道感染會有什麼症狀?
1.不明原因的發燒:這是新生兒期泌尿道感染最常見且往往是唯一的症狀。通常會燒到肛溫39℃以上,而且伴隨著畏寒、手腳冰冷、指端或嘴脣發紺等現象。所以,嬰兒發高燒,沒有明顯的感冒或腸胃炎的症狀時,一定要記得驗尿以排除泌尿道感染的可能性。
2.活力、食欲不佳:小孩子會特別容易哭鬧、嘔吐,精神、食欲也較差,長期以後甚至造成貧血、營養不良、發育不好。
3.黃疸:延遲性黃疸的嬰孩,如果已經排除了膽道閉鎖或新生兒肝炎的可能性,另外要考慮的就是泌尿道感染,這些嬰孩在泌尿道感染治療後,黃疸便會自動消失。
4.血尿或膿尿:若在尿布上發現紅色的血尿或黃綠色的膿尿,此時一定要趕緊送醫檢查。
如何確定有沒有泌尿道感染?
當懷疑有泌尿道感染時,可先從尿液的常規檢查中看出一些端倪,如果尿液的鏡檢顯示白血球增加的情形,就應考慮泌尿道感染的可能性。不過,尿液中白血球增加不一定是泌尿道感染所引起,而尿液檢查正常也不能完全排除泌尿道感染的可能性,必須從恥骨上方的膀胱以針刺抽取尿液或導尿做細菌培養,如果長出細菌,才能確定有泌尿道感染。

如何追蹤治療?
上泌尿道感染,尤其是腎盂腎炎,應用靜脈注射抗生素治療7~14天,並加上口服抗生素治療;若只是下泌尿道感染,則可以口服抗生素治療。不論如何,抗生素的選擇,應根據尿液細菌培養的結果,才能正確地給藥並殺死細菌。核子醫學可正確地診斷是否有急性腎盂腎炎或慢性腎皮質結痂。急性腎盂腎炎的病患經治療後半年應再追蹤一次,約有2/3的病患會完全恢復,只有1/3的病患會形成腎結痂,甚至造成腎萎縮。
另外,應安排腎臟超音波與解尿期膀胱尿道攝影,以排除先天性泌尿系統的異常,並根據各種先天異常作適當的治療與追蹤。此外,膀胱機能障礙的病患,也應詳細地篩檢並處理。
在衛生教育方面,因包皮過緊而引起感染的患童應該做適當處理,教導患童及父母注意生殖器衛生;大女孩在大小便完後,衛生紙應由前往後擦拭;洗澡應鼓勵淋浴、避免盆浴,並保持會陰生殖器的清潔。此外,勤喝水、不憋尿是預防泌尿道感染的不二法門,有便祕習慣的小朋友一定要在飲食上多加注意,多吃高纖維質的蔬果,必要時甚至可用藥物治療便祕。

嬰兒期的泌尿道感染症狀表現相當多樣性,有時家長和醫生要相當警覺才能盡早診斷。正確快速的診斷、完整的治療、長期的追蹤,是處理嬰兒期泌尿道感染的原則,切不可因一時的疏忽,讓孩子不幸成為長期的「洗腎族」。

 

IMG_9608.JPG 

小寬寬已經連續發燒了3-4天,體力與活動力都還是很好~~

結果一次的高燒到40.2度,真的嚇到我了~

趕緊半夜送到急診室去~~

醫生抽血、驗尿檢查後,

發現白血球指數、發炎指數都高到嚇人,

說立刻要辦理住院手續~

然後先用「預防性的抗生素」治療,

再進行細菌培養~才能得知是甚麼樣的菌種感染~

 IMG_9612.JPG 

小寬真的很勇敢,

護士阿姨打針也只哭了一下下~~

只不過這小小手,打了點滴~~

顯得格外的讓人覺得憐憫~~

 IMG_9614.JPG 

住院後的2天,醫生檢查出來是「泌尿道感染」~~

要進行5天的抗生素治療~~

每6小時加藥到點滴裡去注射,效果比較好~~

出院後,用口服的方式為期十天~~

 IMG_9617.JPG  

等了3天,終於等到2人房的病房了~~

在醫院待上了幾天,才發現生病的小孩還真多呢~

生病的種類還真是千奇百怪~~

有癲癇很嚴重的小朋友,有血小板缺乏紫斑病(全身會有多處的瘀青),

也有吃東西都要過秤的,連拉出來的東西也要秤的病症~~

更覺得,父母給我們健康的身體真的要好好珍惜哦~~

IMG_9625.JPG  

四個多月的小寬,脖子已經長硬許多了哩~~

好像自己要坐起來的感覺哩~~

終於要出院了哩~~

希望大家都身體健康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athy524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